上海等多地利用防爆手持机来实现气瓶电子标签追溯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6/11/3 11:11:19
    作为世界上特种设备,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气瓶拥有量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市从2006年开始,就由上海市质监局牵头,联合上海市科技委、城建委、安监局、环保局共同推进“百万危化气瓶标签标识”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经过4年的努力,上海全市400多万个危险化学品气瓶已全部实现了电子标签标识。上海市浦东区的上海液化气经营有限公司浦东新区储配中心的气瓶电子标签应用,正是上海市气瓶电子标签政府实事工程的成果和缩影,利用防爆手持机对气瓶进行身份识别也变得不再遥远。
    不仅在上海市,在内蒙古、四川、山东以及京津冀地区等,都在气瓶的电子标签应用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气瓶电子标签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气瓶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同时利用防爆手持机对气瓶电子标签信息的采集和实时上传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主管部门对气瓶的安全监察能力。”负责上海气瓶电子标签实施工作的上海华申智能卡应用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家振说。
    在推行“百万危化气瓶标签标识”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中,上海市的一系列技术成果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而且还诞生了6项上海市地方标准,其中的3项已经上升为行业标准。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洑春干认为,我国现在不少地区都在推广气瓶电子标签,但也存在彼此互不兼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和现状。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气瓶电子标签走向统一,解决全国互联互通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气瓶电子标签的推广,还需要政府从标准、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便于全国的气瓶实现统一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和信息共享。
    “推动气瓶电子标准走向标准化,是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推动行业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黄强华认为,气瓶电子标签的发展,需要满足对各类气瓶设备的普遍适用性,应用于各类场合的安全性,识别存储传输等环节的准确性和广泛性,与加气设备控制系统等的有效关联性及应用于全过程环节的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