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终端的433MHZ和840—960MHZ频段的对比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8/5/24 9:00:00

    手持终端的射频识别频段,大家熟知的主要有低频,高频,超高频三个频段,各个频率之间也会各有各的优点及缺陷。135KHz以下传输距离短约起10公分左右,通讯速度慢。此频段在大部份的国家是属于开放的,不会涉及到法律法规的执照申请等问题,因此使用范围最广泛。在这个频率范围当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航空以及航海中的无线电服务。频率范围13.553~13.567MHz处于短波范围中间。根据这个频段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允许其黑白昼夜贯穿联系。这个频率使用范围中是不同类别的无线电服务机构。比如新闻和电信服务等机构。在中国,UHF(超高频)分配给RFID的频段主要集中在两个频率范围内。一个是840—960MHZ(具体为840~845MHz和 920~925MHz,发射功率为2W),另一个是433MHZ(不同国家对 UHF 的分配不同)。840—960MHZ频段和433MHZ频段同属于UHF范围,一下就两者之间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

    最初,频率范围430.050~440.000MHz在全球范围内是分配给业余无线电服务使用的。一些无线电爱好者会使用此频段进行语言以及数据传输。但现在波段为 433.050~434.790MHz 的已大量地被各种工业、科学、医疗(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应用所占用。除了反向散射射频识别系统外,还有小型电话机,遥测发射器、无线耳机、未注册的近距离小功率无线对讲机,无锁钥匙出入系统以及许多其他的应用都填满了这个频带,各类证卡等。

433MHZ在超高频(30—1000MHZ)范围内,超高频的共同特点是它基本上不能被电离层反射。在该频段起主要作用的传播方式是视距内的空间波传播,以及对流层散射和电离层散射。和高频波段相比,该频段的优点是,对于低容量系统可以用小尺寸天线。明显地,这种特点特别适宜于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在某些场合代替了无线电接力系统,因为它可以不用中继站,一跳数百公里,同时还可具有大容量(多路传输),而这在低频率是不可能的。

    433MHZ处在超高频的低端,与860—960MHZ(通常的UHF频率)高端相比,由于低端能够被电离层反射,所以容易有干扰。但同时由于它处于超高频的低端,所以同时具有部分高频电波的特点,通信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可用小功率和小得多的天线实现远距离通信,这是其优点。这些优点使其应用日趋广泛。再加上它的超高频通信的稳定性高,容量大,传输能力强等特点,使其优势更加突出。

    自1997年末以来,频率范围868~870MHz 在欧洲允许短距离设备使用,因而,欧洲邮政、电信会议的 43 个成员国中也可以为射频识别系统使用。一些远东国家也在考虑对短距离设备允许使用这个频率范围。在欧洲之外(美国和澳大利亚),频率范围888~889MHz和902~928MHz已可使用,并被反向散射射频识别系统使用。目前中国大陆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的UHF频率范围是860—960MHZ,具体规定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该频率范围无线电波基本不被反射,传输信息的质量好,稳定性很高。在无线电中继系统中,采用较高的频率,虽然传播损耗增加,但是高的天线增益可以补偿这部分损耗。因此,采用这个频段是合适的,而且容量也可增大,可以通过更多的路数。但同时该频段与433MHZ相比,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这是其不利的一面。